编者按:
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向好、质效提升态势,GDP、工业、投资等主要指标出现可喜变化,产业结构稳步优化,发展动能加速积聚,市场活力不断释放,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4月25日,淄博经济一季度发展“成绩单”出炉,实现生产总值926.06亿元。
开局起势见精神。数据背后,折射淄博经济的强劲韧性和活力,显示出淄博新动能加快成长。也是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的结果,充分展现了经济发展领域的“淄博担当”。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淄博实践”
“凤凰涅槃、加速崛起”,在设立省辖市60余年的新兴城市淄博,这一掷地有声的发展愿景被反复提及。
在它的背后,是伴随着近些年各种矿产日益枯竭、环保节能政策紧缩,这座城市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与考验。怎么办的问题,成了摆在淄博市委市政府及各产业面前的必答题。
聚力推进产业转型,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新兴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是淄博给出的解题路径。“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这16字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思路。
经济增长的路径与选择
淄博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她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耀眼夺目的辉煌,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传统工业大市的她,工业起步早,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传统产业在过去占比达70%。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着力完善产业体系,延展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41个产业大类中有39个实现规模化生产,90余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不过,淄博的传统产业大多是基础产业和中小型企业,产业层次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体系不完善、产业链条偏短,如何破解?
“路边烟囱冒烟、路上尘土飞扬”,曾是很多人对淄川区罗村镇的旧有印象。该镇地处淄川区东北角,是重要的建陶产区,以建材、化工等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环保压力和转型阻力。
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后,处在转型升级“阵痛期”的罗村镇面对大量工矿用地废弃和厂房闲置、新增用地紧缺与存量用地“沉睡”的矛盾,作出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的选择。近年来,在该镇累计盘活的2100亩闲置土地上,新上2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总投资78.7亿元。
位于罗村镇的重山集团是一家以水泥生产为主的企业。近年来,企业积极与天津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引进高科技人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从“论吨卖”蜕变为“论斤卖”,成为盘活闲置土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尖子生”。
在2020年淄博市组织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点评中,盘活原重山铝业闲置土地的山东重山光电材料有限公司锂氟化碳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国内首条锂氟化碳电池生产线,设计年产1亿只。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氟化碳材料制备技术,填补了国内氟化碳材料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地一策”分类处置,“化整为零”建设产业园区,以有解思维求突破,是罗村镇给出的破解答案。这也是“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的成功实践。
角逐高端的突破口
2019年9月5日,中共淄博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产业组织的理念突破双招双引,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实现产业的链式集群发展。
16字思路,淄博登场。
时隔半月,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企业家大会上,市委书记江敦涛这样阐述16字的深刻内涵——
紧盯前沿,就是要紧盯科技创新的前沿,研究下一步技术创新转化而来的最前端的产业是什么,从源头开始布局未来产业;
打造生态,就是要弄清楚发展产业需要哪些要素、资源、业态来保障协同,并一项一项地完善起来,为产业发展创造好的生态环境;
沿链聚合,就是要围绕重点打造的产业,按照形成产业链条的标准进行梳理,看链条上还缺哪些产业环节和要素,坚持缺什么、引什么,打造形成产业链条,并沿着产业链条集聚产业资源;
集群发展,就是要不断丰富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链条、做强做厚产业链条,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江敦涛强调:“淄博市的产业规划、发力方向,就是要按照这些思路来展开。”
方向明确,砥砺前行。淄博加快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制造业“五个优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高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为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山东泰展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汽车零部件和工业自动化产品供应商。近年来,公司紧盯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以智能化改造为主线,对生产进行流程再造,实施关键装备换芯、能耗管理提升、流程控制优化、质量追溯等工程,让企业站位从低端走向了国际高端。
泰展机电董事长、总经理刘之明表示:“技术改造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技改就没有发展。公司从2018年实行智能化改造以来,成本大幅下降,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泰展机电厂区的智能化已达到80%以上,到2023年将实现生产可视化、执行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运营网络化的智能化、数字化全覆盖的智慧工厂模式。
谁能更高、更快、更远地推进智能化,谁就能在新旧动能转换、追求高质量发展中占得先机。这一点上,淄博众多企业走在前列。
高起点布局产业生态
一季度,淄博市规上“四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5%,占淄博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9.4%,比去年年底增加2.1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分别达到49.9%、19.8%。
近年来,淄博市制定实施了“工业强市30条”、“创新发展30条”、“工业新旧动能转换25条”、“五个优化15大工程”等一揽子政策,高起点布局,在产业链和集群项目谋划上下功夫,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淄博宏豪晶体材料有限公司是位于高青经开区的一家小微企业。结合淄博本地产业资源优势,公司迈进了高纯度氧化铝领域。高纯度氧化铝虽属小众产品,但附加值高、性能卓越,可用于锂电池、光电玻璃、功能陶瓷、精密抛光、催化剂、喷涂材料等高品质领域,未来应用前景更是值得期待。
公司通过引智攻关,与多家科研院所的技术团队合作,每年投入数百万元提升质量、研发新品,突破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瓶颈和难题,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供货商。
宏豪晶体材料正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涉及人工智能、新能源、消费电子、高端精细化工等前沿领域。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将聚焦提升产品功能性,衍生更多的产品品种,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当前,氢能已成为能源界的“新宠”,山东也提出了聚力打造千亿规模氢能大省的目标。淄博市站在行业风口上,发力构建氢能产业链群,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日渐清晰。
2020年11月,东岳集团1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正式投产。它是东岳集团历经十几年研发的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让氢能源电池核心部件不惧“卡脖子”,被誉为燃料电池中的“芯片”,经专业测试的质子膜寿命突破6000小时。
在氢能领域核心技术上,东岳集团是目前国内一家技术成熟且通过AFCC技术鉴定的质子交换膜研发生产企业,也是参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开发的高强度、高性能、超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膜处于国际先进地位,氢燃料电池质子膜已通过奔驰公司技术评估并启动产业化。
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把氢能等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谋划,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着力点重点打造,全力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和集群发展,为淄博市凤凰涅槃、加速崛起释放了强劲动能。